说黄埔是中专技校水平,亦或是所有黄埔学生都是什么低劣的几个月军官速成训练班产物的群体实在是嗤之以鼻,不就事论事,不分时期就对黄埔学生盖棺定论,实在是一种令人无语的暴论。
而这批黄埔十三期学生,正是黄埔军校在金陵时期招收的最后一批学生,其基本素质也很好,都是初中,高中毕业生,分到突击总队的这批里面还有几个在考入军校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但这批学生入学未久全面抗战即行爆发,黄埔军校不得不从金陵西迁,这批学生也就跟着军校一直向川省迁移,而为了尽快为前线提供基层军官,这批军校十三期学生原本三年的学制又被缩短成两年。两年的学制,加上战争时期黄埔军校迁移的动荡,使得这批学生接受的真正军官教育时间也就一年左右,比之何炜所在的十一期还是有所不足的。
当然了,与另外六十名黄埔十四期毕业生比起来,第十三期的教育水平还算是不错,经何炜询问那些分来黄埔十四期毕业生后才得知,他们这批第十四期学生是抗战爆发后黄埔军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现在抗战前线急缺军官,所以为了尽快给前线提供足够的军官,军校不得不缩短学制,对于招收的第十四期学生按照文化程度分为甲乙两级,其中,甲级学生乃是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且在考取军校之前曾经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学生,对于这批高学历且有军事训练基础的学生,军校直接对其施以短期的一年制军事教育后即令其毕业,分配到前线部队。
至于非甲级文化程度的学生,自然是延长学制,晚些毕业。
给何炜的这六十名黄埔十四期学生,就是甲级毕业学生,在军校的学习时间也就只有一年,所以他们的第十三期学长刚毕业不到两个月,这批第十四期学生也紧跟着毕业了,从此也可见,目前抗战前线对于基层军官需求量之大。
分到何炜手上的一百名十三期,十四期学生,何炜对他们还是很看重的,这些军官日后肯定要成为突击总队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目前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军官教育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