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若百家学院归公。
那他和苏良日后可能最多挂个虚名,以后的管理运营便完全是朝廷运作了。
曹佾笑着道:“有什么舍不得的,咱们建百家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挖掘各行各业的人才,提高大宋的农事、工事、商贸等,归朝廷所有,此目的才能够最大化。”
“百家学院就是要利国利民的,归公是其最好的归宿!”曹佾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
他为百家学院付出太多了。
“好。接下来,你负责寻人制作袍衾,我去寻包学士沟通,咱们将此事做出大动静来,让所有人都看到百家学院的能量,如此,便无人敢反对。”
“没问题,给我七日即可。”曹佾挺起胸膛说道。
苏良点了点头,就在准备下马车时,曹佾又道:“景明,若再有人寻我购袍衾,我就先劝说,若劝不住,就让他们寻你,如何?”
“可以,我倒要看看谁有胆儿找我!”苏良笑着走下了马车。
汴京城内。
无论是宗室外戚、士大夫官员还是一些贵族商贾,基本上没人敢找台谏官走后门办事。
更何况。
苏良还是台谏官的头头儿。
一旦被台谏官拒绝,搞不好还会被弹劾一番,且是证据确凿的弹劾。
……
翌日一大早。
苏良就去了开封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