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的可聊之处实在太多了!
很快。
论辩再次开始。
一名中年儒生先是饮下一口羊羔酒,然后大步走到木台中央。
“吾以为,当朝最佳台谏官,非包希仁包学士莫属。包学士任台谏之时,秉公用权,嫉恶如仇,德行更是白璧无瑕,面对官家,唾面而谏,此例从未有之。官家让其转知开封府,非包学士不可胜任台谏官,而是包学士眼中揉不得沙子,造成的杀伤力太大,若包学士任三年御史中丞,恐怕朝中官员将被黜落一半……”
待中年儒生说完下台后,又一名儒生走上木台。
“我承认包学士在台谏之职上表现甚好,然在我心中的最佳台谏官,必须是唐介唐子方。弹劾外戚张尧佐,弹劾首相文彦博,使得官家砸毁龙辇,以直声动天下,此等将性命置之度外的台谏官,才是我大宋的最佳台谏官。”
“非也。论谏之强硬,必须是当年的四谏之首,如今知谏院的欧阳学士。其敢说敢骂,敢于写文抨击天下之不平之事,实乃众台谏官中的一把利剑……”
“诸位,当下台谏之佳,甚至是台谏之首,毫无疑问是苏良苏景明啊!他改变了台谏官能言而不能行的弊病,谏之有理、有法、有策,以谏肃朝堂风气,他当不得第一,谁能当第一?”
“苏御史确实算得上一号人物,但他有时也过于油滑,上衙迟到、贪睡,甚至多次请假陪家人闲游,此乃朝堂官员有目共睹,另外过于嗜杀,此非台谏之德也。”
“瑕不掩瑜。我觉得苏御史实乃真君子也,台谏也是凡人,万万不能以圣人之德要求他们,并且,苏御史顾家之行为,谁人不称颂,几人能做到只娶一妻而白头终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