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都在夸赞当朝的台谏官。
此等夸赞,可谓是实至名归。
自全宋变法以来,台谏的监管之能甚是重要。
是台谏。
均衡君权、相权、士大夫之权,使得朝堂无党争发生。
是台谏。
协调地方监管机制,与诸多路官、州府通判,保障了变法的贯彻落实。
台谏官虽不算是变法的主角。
但离了台谏,全宋变法根本难以取得当下的效果。
这一点儿,莫说朝堂的士大夫官员们,民间百姓的心里也都非常清楚。
台谏官,值得所有人倾佩。
此番论述足足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才渐渐落入尾声。
……
片刻后。
州西瓦子掌柜吕三娘,见无人再登台论述,缓缓走到了木台中央。
“诸位客官,刚才之论,令三娘亦是受益匪浅,台谏兴则我大宋兴,希望我朝台谏正气永存,希望我大宋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台谏官……”
吕三娘总结完毕后,缓了缓,然后抬高了声音。
“接下来,到了我们煮酒论台谏的重头戏了,诸位觉得,谁为当朝最佳台谏官?”
此话题一抛出,书生士子们都挺起胸膛,变得兴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