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若学习王安石,就从王安石的遣词造句学起,重于说理举例;若学习司马光,就从史事入手,着重从前人的事迹上推断……
但不得不说。
这样模仿出的策略,还挺饱满。
一时间诸多考生都在临摹四人撰写策论的风格。
紧接着。
有不良商人开始跟风了。
价值九百九十九文的王夫子私教课,不中进士便退钱的孙大儒二十讲,七天七夜全程辅导的策论写作冲刺法……
诸如此类,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人称,只要三十贯,便能将一些考生培养成王安石风格,司马光风格,冯京风格或韩绛风格。
此类课程,全都是骗钱割韭菜。
但有些钱多人傻的考生就是深信不疑,觉得自己能在短时间内换一种风格。
一时间。
汴京城内涌现出了一批潭州小安石、襄州小司马、寿州韩绛、楚州冯京之类的人物。
他们写得确实有模有样,但可惜,只有表而无里。
随后。
唐州小景明、秦州欧阳修、应天府范仲淹等高仿风格也都涌现了出来。
这让本就热闹的汴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包拯忙着抓割韭菜的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