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收获也同样巨大。
通过和陈景恪的交流,成功把唯物学的学习门槛降低。
唯物学思想方面,也更加的完善。
更重要的是,对很多内容的解析更加深入。
不少地方,根据陈景恪的思想,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辩证看法。
哲学本身就是人对宇宙的解析,是阶段性的。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就好像,我们追求出人头地,也同样欣赏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
在同一本书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华夏思想,更是天生自带辩证属性。
唯物唯心都能完美的放在一起,更何况是同属唯物思想下的两种不同观点。
而且,陈景恪的很多想法,也给了他启发,让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对他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作为旁听者,叶云流等人可谓是收获良多,对华夏文化对唯物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前他们只能照本宣科,现在属于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即便是脱离了课本,也能将唯物学讲的头头是道。
为以后宣扬唯物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亲眼目睹两个学者的思想碰撞,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