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周瑜则带着些疑惑问道:“以我愚见,过往戍边虽有刑徒,但终以良家子为主。今尽以刑徒,其中多不法之徒,恐有祸患。”
在周瑜看来,若只有一些刑徒也就罢了,可若全是刑徒,就算其中有一些是无奈犯罪的良善,但大部分都是恶人,将来也难以治理。事关朔方郡的长治久安,哪怕与关羽不熟,周瑜也决心直言。
事实证明,他选对了,关羽并未因为他反对的意见而恼怒,反而称赞道:“公瑾所言甚是。”
“然此一时彼一时,”关羽说道,“我听说公瑾以往在扬州与山越人有过不少接触,我虽没见过山越,却听说过此辈蛮族因为山中物资匮乏,最是崇拜勇猛者。而草原之上,天灾人祸不断,此点特为尤甚!面对鲜卑人,若想不受屈辱,正该好狠斗勇!软弱在鲜卑人心中只会被认为可欺。”
“今复朔方郡,虽是故土,但与开拓无异。鲜卑人生活在此多年,与其将之驱赶走,不如将之分化瓦解,效南匈奴故事,以为朔方屏障。而要与鲜卑人相处,正该先由恶人开路!”
“之后再择机迁民以实朔方。”
周瑜听完关羽的打算,拜道:“府君远见,倒是瑜考虑的浅了。”
关羽笑道:“此非我一人之见,而是天子与群臣商议得出的策略。”
简单介绍完了朔方郡,关羽又谈起北地郡,相较于朔方,北地郡的情况更好些,郡中不仅有人口,也并未完全迁居左冯翊。先帝之时,便数次尝试将北地郡迁回故地。后来鲜卑自北地郡旧地入寇,被曹操关羽等领兵击败,其后曾经一度停滞的北地郡回迁又因为北地郡的弋居县铁矿而得以继续。
但北地郡最好的地界因为汉军主力仍被凉州牵制,一直没拿回来。如今趁着鲜卑大败,皆都可以拿回来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