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做完这一切,他才心里一阵熨帖的回到家里,继续小说的抄写工作。
徐中玉又来了几趟,他着急回上海,江弦的这篇小说却还没写完一半。
徐中玉最后一次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位江弦的老熟人
——崔道怡。
作为《人民文学》的顶梁柱,“四大名编”之一的崔道怡当初帮江弦编发了《芙蓉镇》,可以说和江弦颇有交情。
“我一听徐老说你这儿有一篇小说,赶紧就过来了。”
崔道怡一边说,一边东张西望着四处搜寻,“怎么样?拿给我们《人民文学》吧。”
“拿给《人民文学》?”
江弦提醒:“崔老师,你们《人民文学》要的是短篇小说,我这篇小说写的可有点儿长。”
“再长能长的过《许三观卖血记》?”崔道怡轻笑问。
徐中玉会心一笑。
他知道崔道怡说的是《许三观卖血记》这篇小说当初在《人民文学》上破天荒全文发表的事情。
这事儿当时可是轰动了整个文学界。
全文发表,一文独刊,放到现在都是独一份。
这会儿徐中玉听着崔道怡的意思,《人民文学》似乎毫不吝啬于再给江弦这么发表一次。
更让徐中玉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要知道从进门到现在,崔道怡还没看到江弦的那篇小说,便对他有这样大的信心!
这不是盲目信任。
是这些年里江弦在文坛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