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不稳时,又乘机杀了几位护军将军,分毫也不给他们反击的机会。侯靖远离建康,自然对这些事无从所知。
天下三分,他已背弃过两任主人,此番虽败走江南,但他归巢后,是否会卷土重来也未可知。防范于未然,要想长治久安,只能斩草除根。
萧传并不急着入主建康宫。他无法杀了萧任和他的亲眷,就算是乱世,臣子们也不会臣服于一个不孝不悌的君王。长久的奔波,走到今日,又是伏击又是设陷,不管是军备还是军心,都需要得到物质上的补偿。而这把钥匙,就握在世家手里。
萧瑛的灵还停在偏殿寿昌殿中,萧传想要以太子之名为唯一的儿子下葬。谢峤的上奏出现得很是及时。谢郎主故去后,谢峤是便谢家之主了。青年才俊,中流砥柱。他与裴,王几家频繁出入建康宫,次次都是天黑了才回来。
王氏的郎主感念萧瑛
,写了悼词。有晚辈来探望王郎主,正看他恸哭流涕,又见这悼词写的感人肺腑,几经传播,
闻者落泪。裴娘娘怀念幼儿,茶饭不思。裴家的几位夫人都进了宫陪着裴妃。看众夫人言辞恳切,裴妃感叹:吾儿若是生逢太平明君,又怎么出现此等惨况。把华服裁了做被,熔了金银首饰托弟弟裴顺意北上买米粮。
武陵王看妻子如此大义,竟不知何能从萧法继身上拿到了钥匙。拨下了粮食,又遣人在东西市搭了粥棚,善堂,义庄。只为活着的有安睡安食之处。死了的有口薄棺。
风雨飘摇河山动荡,家国无主。以王增张垚为首的旧羽林军带着建康兵马将防线拉到南边新亭县以外,百越军在建康城内一半跟着王增麾下的副将们,日夜轮值守着建康宫,一半由着裴顺意等世家子弟调度,为百姓修房造楼,清理河道。新官旧臣,市井百姓都开始传唱这位仁德英武的王子,怀念那位早逝世子。
这年小寒,梁国结束近一年的动荡,武陵王萧传继位,改年号为定平元年。封正妃裴缜为皇后,追封幼子萧瑛为怀明太子,,嘉常侍裴顺意为郎中令,王增领军将军,张垚护军将军。进谢峤丞相,谢令殊中书令,王赟卫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