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身的素质能力,真正把工作干好,必须自觉把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重要的途径。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思想,掌握实情,激发智慧,增进感情。要了解真实情况,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要就地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做好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全局性、长远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研究,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知人善任当好伯乐
百姓感触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好干部多,哪个地方的风气就正,经济就景气,干群就一家亲。好干部,领导放心,群众交心,家人安心。党的事业需要好干部,人民群众期待好干部,干部自身更希望成为时代好干部。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而是披沙拣金,靠组织培养,加上自己努力,经过长期实践的打磨,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优秀干部。
公元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没有使用宿将魏延以及吴壹,而是使用了虽然智谋过人,与诸葛亮多次英雄所见略同,但缺少临阵经验的马谡。派马谡带领一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结果,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担当态度,反映出不同的领导水平。街亭失守,马谡被斩,相比较之下,官渡之战中的那位被曹操斩首的历史上无名的监粮官,其作用相差千里。这点也映衬了诸葛亮并不善于处理善后工作。曹操是借人头提振士气,诸葛亮则是斩人头推脱个人责任。
诸葛亮到底错在哪里?一是选人制度和提拔人才体系缺陷。在这里我们看看整个蜀国除了刘备留下的五虎上将之外,其实根本没有领军的帅才,人才培养、发现和提拔体系完全没有。“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将军”说的就是这件事。马谡在街亭之战前面,除了跟诸葛亮提了很多治军建议之外,直接领军打仗的经验几乎没有。将马谡派出锻炼,可以先选择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人才选拔制度一样,下基层锻炼,让他的能力通过实际锻炼得以提高岂不是更好?
二是一人独大,授权不够充分。在街亭,马谡寸功未立,诸葛亮又在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