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僚”同。篡,初患反。)去之延陵,(延陵,吴下邑。礼,公子无去国之义,故不越竟。)终身不入吴国。(不入吴朝,既不忍讨阖庐,义不可留事。)
[疏]注“不入吴朝”解云:正以延陵者,竟内之邑,而言不入吴国,故以朝廷解之。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故大其能去,以其不以贫贱苟止,故推二事与之。)
[疏]注“故大其能去”解云:言由其能去之,故君子与之。
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据其本不贤其君。)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方以季子,贤许使有臣有大夫?故宜有君。)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故降字而名。)
[疏]“札者何”解云:欲言其名,违贤者例;欲言其字,仍不足其氏,故执不知问。“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者。解云:壹而足者,即庄二十五年“春,陈侯使汝叔来聘”是也。
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缘臣子尊荣,莫不欲与君父共之。字季子,则远其君,夷狄常例,离君父辞,故不足以隆父子之亲,厚君臣之义。季子让在杀僚后,豫于此贤之者,移讳于阖庐,不可以见让,故复因聘起其事。远,于万反。见,贤遍反。)
[疏]注“季子”至“见让”解云:杀僚在昭二十七年夏。言移讳于阖庐者,移却季子让国之文,讳去阖庐之杀,是以不得见其让矣。故彼注云“不书阖庐弑其君者,为季子讳,明季子不忍父子兄弟自相杀,让国阖庐,欲其享之,故为没其罪也”是也。
秋,九月,葬卫献公。
齐高止出奔北燕。(燕,音烟。)
冬,仲孙羯如晋。
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ue147颇来聘。(月者,公数如晋,希见答。今见聘,故喜录之。\ue147,于委反。颇,音皮,又音彼,一音普何反;一本作“跛”者,音同;二传作“\ue147罢”数,所角反。)
[疏]注“月者”至“录之”解云:文当言如晋是,若有作“如楚”字者,误也。言数如晋者,即上三年春“公如晋”;四年“冬,公如晋”;八年春“公如晋”;十二年冬“公如晋”;二十一年春“公如晋”之属是也。在位之间,五朝于晋,故言数也。言希见答者,上十二年“夏,晋侯使士彭来聘”;二十九年夏“晋侯使士鞅来聘”是也。鲁侯五朝,而晋人再答,故谓之希。二十八年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