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之辞言之”是也。云宋灾不别所烧者,即襄三十年夏五月“宋灾”是也。特据宋灾者,以其王者之后,与周相类也。
乐器藏焉尔。(宣王中兴所作乐器。)
[疏]注“宣王”至“乐器”解云:盖夷厉之时乐器有坏,故宣王作之,不谓更造别乐,何者?正以考诸古典,不见宣王别有乐名故也。
成周宣谢灾,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新周故分别有灾,不与宋同也。孔子以春秋当新王,上黜杞,下新周而故宋,因天灾中兴之乐器,示周不复兴,故系宣谢于成周,使若国文,黜而新之,从为王者后记灾也。)
[疏]注“使若”至“记灾也”解云:使周成为国,与宋、齐之属相似。云从为王者后记灾也者,即襄九年“宋火”之下,传云“外灾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是也。
秋,郯伯姬来归。(嫁不书者,为媵也。来归书者,后为嫡也。死不卒者,巳弃,有更\ue7a1人之道,或时为大夫妻,故不得待以初也。弃归例有罪时,无罪月。)
[疏]注“嫁不”至“罪月”解云:正于春秋上下,鲁女嫁为诸侯夫人者,无不书之,即“叔姬归于纪”“伯姬归于宋”之属是也。今此不书,故知为媵。若然,案隐七年“叔姬归于纪”注云“叔姬者,伯姬之媵也”“媵贱书者,后为嫡”然则彼后为嫡,初去则书,此亦后得为嫡,而初嫁不书者,盖以不贤故也。是以彼注云“媵贱书者,后为嫡,终有贤行。纪侯为齐所灭,纪季以\ue29e阝入于齐,叔姬归之,能处隐约,全竟妇道,故重录之”是也。然则彼以终有贤行,故初去得书,此则初去不书,明其无贤也。正以其嫡不书,则知伯姬非侄娣也。左媵右媵皆尊于嫡侄娣,故后得为嫡耳。云来归书者,后为嫡也者,正以纪叔姬后为嫡,卒葬皆书,即庄二十九年“纪叔姬卒”三十年“葬纪叔姬”是也。今此被出亦待书见,故知后得为嫡矣。云死不卒者,已弃云云,案庄二十九年“纪叔姬卒”注云“国灭卒者,从夫人行,待之以初也”然则彼叔姬者,庄十二年“归于\ue29e阝”时从夫人行,故虽国灭,犹得待之以初。今此伯姬或时为大夫妻,故不得作夫人待之,是以不复书其卒矣。云云之说,在庄二十九年。云弃归例云云,有罪时者,此文书秋是也。无罪月者,即成五年“春,王正月,叔姬来归”之属是也。
冬,大有年。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锡,思历反。)
丁未,蔡侯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