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灭同姓,故执不知问。
曰:“师病矣。曷为病之?(据师出
', ' ')('\n
皆罢病,曷为独劳此病也?)非师之罪也。(明君之使,重在君,因解非师自汲汲。)
[疏]注“明君”至“在君”解云:所以慰劳师之罢病者,明君之灭同姓,非师之罪,其重在于君也。注“因解非师自汲汲”解云:正以及者,汲汲之辞故也。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诸儿,襄公也。无知,公子夷仲年之子,襄公从弟。儿,如字,一音五兮反。从,才用反。)
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暨。公曷为与大夫盟?(据与高\ue248盟,讳不言公。暨,其器反,左氏作{艹既}。)
[疏]注“据与”至“言公”解云:庄二十二年“秋,七月,丙申,及齐高\ue248盟于防”传云“齐高\ue248者何?贵大夫也。曷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盟也”者是。
齐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据高\ue248名。)为其讳与大夫盟也,使若众然。(邻国之臣,犹吾臣也。君之于臣,当告从命行,而反歃血约誓,故讳使若悉得齐诸大夫约束之者愈也。不月者,是时齐以无知之难,小白奔莒,子纠奔鲁,齐迎子纠欲立之,鲁不与而与之盟,齐为是更迎小白,然后乃伐齐,欲纳子纠,不能纳,故深讳使若信者也。不致者,鲁地也。子纠出奔不书者,本未命为嗣,贱,故不录之。为其,于伪反,注“为是”及下注“\ue441为”、“鲁为”同。歃,所洽反,又所甲反。难,乃旦反。)
[疏]注“不月”至“信者也”解云:公羊之例,大信时,小信月,不信日。经今不月,使若信者,谓若大信也。不谓月,非信辞也。注“不致者,鲁地也”解云:正决桓二年秋“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之文也。若然,定十二年十有二月“公至自围成”然则成是内邑而书致者,彼注云“成,仲孙氏邑。围成月又致者,天子不亲征下士,诸侯不亲征叛邑,公亲围成不能服,不能以一国为家,甚危,若从他国来,故危录之”是也。注“子纠”至“录之”解云:如此注者,正决桓十一年“郑忽出奔卫”书之故也。子纠出奔鲁,宜言来奔,而言出奔者,据齐言之,亦无伤矣。
夏,公伐齐,纳纠。纳者何?入辞也。其言伐之何?(据晋人纳捷\ue27d于邾娄,不言伐。纳纠,左氏经亦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