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同。)弑隐公。”(谥者,传家所加。)
[疏]注“谥者”至“所加”解云:死谥,周道也。今始请弑已言隐公者,公羊子从后加之。所以至此乃注者,嫌是传语,故明之。
于锺巫之祭焉,弑隐公也。(锺者,地名也。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男曰觋,女曰巫。传道此者,以起淫祀之无福。祷解,丁老反,或丁报反;下古卖反,又古买反。觋,户狄反。)
[疏]注“男曰觋,女曰巫者”解云:楚语文也。注“传道”至“无福”解云:直言弑隐公,义势已尽,而必言于锺巫之祭焉者,以起淫祀之无福故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据晋杀大夫里克,俱弑君贼不称人。濮,音卜,一音剥。)
[疏]注“据晋杀大夫里克”解云:在僖十五年夏。
讨贼之辞也。(讨者,除也。明国中人人得讨之,所以广忠孝之路。书者,善之也。讨贼例时,此月者,久之也。)
[疏]注“讨贼例”至“久之也”解云:“讨贼例时”者,庄九年“春,齐人杀无知”是也。桓六年秋八月“蔡人杀陈佗”亦书月者,与此同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晋者何?公子晋也。(以下有卫侯晋卒,又言立。)
[疏]“晋者何”解云:欲言次正,而文言立;欲言非正,而举众立之,故执不知问。注“以下”至“言立”解云:
', ' ')('\n
以有卫侯晋卒,则知此文“卫人立晋”者,是先君之子,今始立为之君矣。又言立者篡文,知非正大子,故知公子矣。其卫晋侯卒在桓十二年冬。
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诸侯立不言立,此独言立,明不宜立之辞。)
[疏]“立者何”解云:诸侯之立,例所不书,今特言立,故执不知问。
其称人何?(据尹氏立王子朝也。)
[疏]注“据尹”至“朝也”解云:在昭二十三年秋。
众立之之辞也。(晋得众,国中人人欲立之。)然则孰立之?石\ue3ff昔立之。石\ue3ff昔立之,则其称人何?(据尹氏立王子朝不称人。\ue3ff昔,七略反,一音十洛反。)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凡立君为众,众皆欲立之,嫌得立无恶,故使称人,见众言立也,明下无废上之义,听众立之,为立篡也。不剌嗣子失位者,时未当丧,典主得权重也。月者,大国篡例月,小国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