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
这样各地讯
', ' ')('\n
息汇总后,对大明各地产业情况,生产能力,也有一个大概的掌握。
有了这些讯息,在战争之时,调集资源也更方便得力。
这国计司也负责各地地方志的整理和编写。
大明的各地地方志编写虽然从未间断,但大多还是知县牵头,地方上的读书人自发参与。
如今则可以由专人负责。
另外为重新发行大明宝钞,钱谦益也已经让凌濛初去联络胡正言和吴发祥。他们发明的饾版拱花刻印术,在印制新版宝钞上大可以运用。
目前这两人已经随同一批江南的雕版高手匠人,动身前往京城。到了京城之后,就可以研究新版宝钞的雕版技术。
初步预计,等一年之后,崇祯宝钞就可以印制出来,发行全国。
那时候正好新政税收也能收满一年份额,所汇集的白银数量,足以支撑宝钞的币值。
虽说即便没有白银支撑,直接用国家武力做威慑担保,也可以发行宝钞。
但毕竟大明宝钞贬值两百多年,大众已经习惯于认为宝钞如同废纸。
没有白银做担保,要推行宝钞全靠武力强迫,阻力太大,花费也更大。
有白银做担保,则推行起来就容易得多。
等推行时间足够长后,宝钞已有足够信誉,那时即便和白银适度脱钩,也未尝不可。
江南各地训练民兵的事情,也已经初步展开。
这个事情其实倒没有太大阻力。
江南的士子近几十年来,本就有谈武论兵的喜好,茅元仪就是一个代表。
连陈子龙、魏学濂等东林系风头人物都是如此。
只是过去没有经费,大多数人就是纸上谈兵,最多个人练武练剑学技击。
地方专门拨出经费,组织民兵训练,自然就给有这些喜好的生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这些事情,一件件讨论下来。
钱谦益、汪汝淳、凌濛初、阮大铖四人约莫谈论了半个时辰。
总之,眼下江南落实战时新政的各方面都已经顺利推进,钱谦益的心情也颇为愉悦。
几人又闲聊几句之后,钱谦益对阮大铖问起昨天杨文骢父子,可有为婚约之事上门?
阮大铖点点头,道:“他们来之前,想必先去了牧斋公那里?”
钱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