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来,事情进展果然和阮大铖分析的差不多。
原先看似所向披靡,占据碾压优势的东林舆论,如今节节败退。
出来一批敢于对东林提出异议的人,就激发起更多人加入这个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
而且这和阉党时期又不一样。
阉党之时,东林占据两势并未被化解。
只不过是反对东林的人靠权势威慑硬压住局面罢了。
占据多数的中间派和下层民众的好恶仍旧是被东林舆论所掌控。
而现在则是根源处化解了东林控制人心的手段。
随着反对战时新政最起劲的东林系士子的败退,战时新政各项措施在南直隶各府也大刀阔斧的推行了下去。
那些在科举道路上难以再进寸步的童生和生员,则也看到了通过新政途径,向上升迁的希望。
原先在东林舆论的威慑下,他们不敢表现太积极。
现在这个顾虑被清除,顿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
无数人报名争抢进入地方各级课税司、各级宣化司的名额、
当然真正能被选中者,也需要经过考试。
只不过这两司考试侧重的知识和能力,就不再只是四书五经了,而是要考算数会计,讯息收集、税务条例知识、朝廷政策知识、还有辩论演讲,甚至编剧作词。
当然把四书五经中的抽象道理运用于这两司的具体事务,也是要考的。
许多考了二十多年都还是老童生的人,通过这两司的考试却相当顺利,当上九品甚至八品小官,将来若表现好,还有可能升迁到七品,乃至更往上。
他们实现了当官的梦想,不免“老”泪纵横。
参加这种考试的人多了,许多有生意头脑的江南书商自然也看到商机。
在通常应考科举书之外,又联络一批应考过的童生和生员,根据课税司、宣化司的考试内容制作应考书籍,发往全国各地,也赚了不少钱。
为了统计人口的需要,钱谦益又在以前黄册编制人员的基础上,上奏疏建议从朝廷到各地新建各级国计司,也招募童生和生员参加。
眼下这个国计司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调查统计各地实际人口数量,以及主要职业。
等这轮人口统计结束后。
以后人口统计,每十年进行一次。
至于十年中的其他时候,国计司也负责统计各地的产业情况,包括田地数量、产量,还有工匠制作物品种类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