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委任文书,更无官凭印信,但衣食无忧。
\n
这就足够了。
\n
宋惜之也去为学堂奔波。学堂还未定址,他需跟着各大儒东奔西跑。
\n
大儒们多数年迈,他小心搀扶侍候,尽心尽力。
\n
他磨墨代笔,能模仿大儒们的不同字迹,以假乱真。他甚至能用和书字体熟练撰写行文,颇有公主风范。
\n
黄万千诧异,“你练过?”
\n
宋惜之茫然抬头,“没练过。”遂又点头,“不,罪民练过和书字体。国书字体自然是要苦练的。”
\n
他有天分,对于许多笔迹看一眼就能仿个七八分真。
\n
黄万千羡慕极了。他老了,练不出和书字体的魂来。但不妨碍他赞赏和欣赏后辈的优秀。
\n
宋惜之那一身曾经少年人才有的轻浮之气,也被磨砺得沉稳。
\n
往日眉宇间跳脱的神采,如今已沉淀成砚里化不开的墨色。连执壶添茶时,手腕都不再溅出一滴多余的水痕。
\n
黄万千私下说,“此子往后有大造化。”
\n
方瑜初道,“人的一生,并非唯仕途一路才能为国尽忠。若他肯沉下心来教书育人,倒也令人心慰。”
\n
隔了几日,时安夏唤宋惜之去问话,“可还适应?”
\n
宋惜之答,“谢公主关心,一切都适应。”
\n
时安夏道,“你虽未考取功名,但饱读诗书,颇有才华。本公主听闻你已熟知办学等各方面流程,想派你去桂城协助曾老夫子筹备书塾,你可愿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