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京城汽车的变革之路还长着呢,但京城二汽已经尥蹶子跟在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的身后往前跑了。
今年年末,二汽联合红星厂共同研发三厢轿车,这是继二汽曾经栽的跟头,以及红星厂成功推出了双子座小型轿车以后的信心合作。
受红星厂与二汽的合作发展,主打产品是212的京城汽车厂压力还没有那么大,最大的是魔都厂,因为他们的760生产线还在做计划呢。
不出意外的话,系统内已经公认的事实是,两年之内,红星厂和二汽合作的轿车一定会成为刚刚完成技术和生产变革的魔都厂的竞争对手。
因为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已经拥有了完备且已经连续作业几年的生产线,并不会在生产和改造上耽误时间,所以魔都厂毫无优势。
最重要的是,红星钢铁集团拥有特殊的先进技术引进渠道,有成体系的教育学院和车辆工厂研究院,这都是魔都厂不能比的。
而远在川省的二汽也在积极实现技术和生产变革,要将重型卡车之路走到底。
国内各单位哪有几个具有从二汽拿汽车和底盘的资格,偏偏红星厂就有。
无论是多大型的载重底盘,红星厂都能采购回来进行特种车辆的制备和改造。
尤其是做工程机械设备出口,二汽可是拼了了命地延续与红星厂的合作对接。
同样的,二汽建厂时间短,转弯方便,发展速度也很迅猛,一七厂的压力上来了。
一七厂可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具有全国最多也是最全面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系统。
全面,就代表了变革难度,所以其他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唯独一七厂的变革还停留在会议讨论阶段。
只是有识之士已经在提醒一七厂,红星厂的技术输出趋势和速度可快,再不行动,真要被竞争对手赶超,高大全就要成为老大难了。
其实这些车企的决策层也很为难,一方面抱怨红星厂这条鲶鱼的不按常理出牌,一方面感受到了危机,却又一时之间茫茫然无从下手。
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现拥有摩托车、吉普车、微型轿车、客车、大型客车以及特种车辆的制备能力,可谓是流水线一转,火力全开。
以往受零部件供应压力,汽车制造厂很少会上马如此多的项目,但因为生产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