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民,这本就是相辅相成了,殿下始终没有忘科举的初衷,只不过太子殿下将科举的作用更进了一步。”
见陛下依旧沉默着,长孙无忌低着头思量,京兆府改制之后,太子的权力越来越大了。
各县增补官吏多了的有三五十人,少的也有十数人,别看现在还显薄弱,若将来官吏几经增补,各县的羽翼一旦长成,那时的太子才算是完成了集权。
李绩也心知肚明,当太子殿下年少时,便有了强权的心思,那时候的太子才十六,十七岁?
当年护卫在太子左右的李绩明白,其实那时候起,太子便有了要强权的心思,如此长年累月,一步步走到如今。
陛下久疏国事或许是还未明白如今的朝堂局势,岑文本接着道:“陛下,如今洛阳与长安的财富,多来自乡县作坊,乡县的财富,乃是如今关中与洛阳富裕的根本。”
又见赵国公的目光看来,岑文本收到眼神,会意之后,便不再言语了。
今年科举的七成进士及第的官吏都要去关中与洛阳的各县。
经过前几年的科举的增补,朝中确实没有太多的位置了。
太子政令一下,朝野颇有议论。
魏玄同站在皇城的宫门前,今天他要去领官身。
裴炎行礼道:“魏兄,终于有官身了,正如在下所言朝中定会安排的。”
“待下次科举,你也能走入这皇城。”
裴炎笑道:“在下在这里等魏兄,待领了官身一起饮酒庆贺。”
魏玄同整了整衣衫,向皇城前的守卫递交朝中给予的文书。
守卫确认了文书,道:“去那边排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