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唯独在此处失效。
预案二和五是都可以成立的。不过出于人物塑造的关系,我个人不喜欢预案五。江之岛不是一个对他自己的死亡真相一无所知的蠢人,也不是一个不知道真相就乖乖工作知道了就愤怒反抗的性情中人。江之岛心里早就有数,对东野的行为、对弹丸论破他既有厌恶也有感激。在这样的复杂动机下他才像第三卷那样破坏自相残杀游戏并最后欣然被杀。
排除法,最终的结论是预案二。也就是说设定上是收藏家取走了那本小说。发现那本小说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剑道家那里得到过噩梦之馆事件的名称情报。而且他作为“收藏家”在看到书名的时候就发觉那本小说完全陌生、没有读过。于是意识到了那本小说与剑道家所说的事件有关。
题外话,“迅速学习但会迅速遗忘的天才”和“依靠记忆收藏的收藏家”构成了合作关系,我觉得这组在对应上非常有趣。
==========
q4:这些人的真名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连尸体报告上都没有名字?
a:现实原因是起名字太麻烦了……
剧中原因是洗脑的效果。他们都像预言家那样想不起名字,而且不以为意。
关于他们各自真名与所经历的黑之挑战都在才囚监狱以侦探小说或者其他什么形式藏了起来。这也是“正常剧本”下(第一轮到第三轮)他们要完成的主线之一,即个人背景故事探究。
==========
q5:预言家第二卷最后所见的幻觉(无明确人称的对话)是什么?
a:是杉枝透所经历的黑之挑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