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作的推理天花板之一。那么一个推理能力与最原相差无几的角色要如何正面打败最原?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思维方向”。抓住最原作为侦探的思维盲区,从商业角度切入、一击瓦解最原。
因此东野恭一郎虽然是boss,但不与本作任何角色对应。他站在另一个层面。也因此本作有足足四个侦探登场。四个方向性各异的侦探能冲淡东野的“脱节感”,东野实在是很特殊的角色。
=====4、关于meta=====
我本人不讨厌元小说,但也不至于在侦探小说中刻意运用meta元素。
但是弹丸论破v3偏偏是个meta要素强烈的作品,彻底把meta绕开总说不过去。在我写第一卷的时候我还没想好怎么办,于是你们可以看到学级裁判中天才和江之岛唐突提及了有关meta的内容。第二卷开始,我明确了将meta作为东野的“动机”。不直接干涉剧情。
东野恭一郎认为他当下所处的世界仍是虚构的书中世界。同时,他的“侦探本能”告诉他,就算像最原那样扯一通大道理,得到一个“角色走出虚拟”的结尾,外面还是一个真伪难辨的更大的虚构世界。就像最原从v3走出来后抵达了本作的世界观。
于是东野恭一郎开始寻找“虚构角色的生存之道”。他决定维护虚构的存在意义,让作品不会彻底完结。于是他策划黑之挑战,甚至企图构建一个弹丸论破世界,让大家反向进入更深层的虚拟中。
以上全是东野单方面的思考。也是我对我两年前的meta短篇《旁观者》的反思。
总之,如此一来,本作的meta元素被控制在了一个很合适的程度。东野是个很自负的反派,他不屑其他人的理解,也懒得用“救世主”的名号包装他自己。如果不是认可最原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