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老农不会教人用锄头,老农会觉得谁还不会用锄头?就有士大夫去种地,锄头锄到脚的。
很多时候,也不是官吏们不忠诚,不告诉皇帝,而是他们习以为常,觉得没必要在宝贵的奏疏上浪费笔墨。
金瓶梅里,世情诚极洞达,写恶霸、写地痞、写流氓、写帮闲、写吃绝户、写宿妓、写嫖院、写夺人妻妾、写通奸偷情都是极其细腻和生动的,人物心理、场景,栩栩如生,比如潘姐姐的葡萄架,让人回味无穷。
可是一旦涉及到了官僚的部分,比如东京城里蔡京蔡太师,内容立刻就空洞了起来,搞得过寿跟土财主送礼一样,认了义子就立刻鸡犬升天了一样。
同样,曹雪芹写红楼梦,那真的是把世家大族的那些弯弯绕绕,写尽了,可是让他写刘姥姥生平,曹雪芹也写不出来。
所以下情上达,不仅仅是信息流通的问题,还有身份的问题。
皇帝还是握着阶级论,用阶级叙事、和阶级立场去判断一件事,反而会更加准确的多。
“老赵瞒着朕什么事儿了?”朱翊钧询问起了侯于赵他说他有些事瞒着。
“臣刚到浙江,就中了邪门歪道,衙门里说要给臣接风洗尘,臣就去了,没成想,是那临安吴氏设的酒局,这酒里应当是不太干净,夜里,吴氏送了一个女子来,还有银一万五千两。”侯于赵也是非常坦诚,江南的世界样实在是太多。
朱翊钧一愣问道:“那你怎么还把临安吴氏一门劣绅、爪牙四十三人,全都给斩了?”
“他给臣行贿,那他肯定有问题才行贿啊,要不他为何要行贿呢?臣就让师爷带着几个衙役,把吴氏给查了个底朝天,发现果然是劣绅之家,血债累累!”侯于赵理所当然的说道。
侯于赵的师爷是他的人,但师爷手下的那十五个衙役,是李成梁给侯于赵的,本来都是出身辽东军的斥候,查案还是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