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牲畜,帮助辽东垦荒。
农垦局下辖的官营农场,光是牛就有五十万头,驴、骡更是超过了一百万头,这些牲畜为垦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辽东已经初步具备了大明迁民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比当年太祖、成祖皇帝迁民的时候,条件更好。
戚继光注意到皇帝拿来的这份照准上,有粮长的签字画押,代表着辽东布政司已经有了完善的行政,深入到了乡野的粮长,这是编民齐户的先决条件。
张居正、戚继光又跟皇帝聊了许久,才离开了通和宫御书房,戚继光要写《万历辽东迁民疏》,张居正要写《住坐工匠吏举疏》,大将军和元辅的奏疏,是影响大明基本格局的奏疏。
张居正在回到文渊阁之前,先去了王国光的家中,在跟大医官交流之后,张居正见到了躺在躺椅上晒太阳的王国光。
王国光蜷缩在躺椅上,身形有些瘦弱,身上盖着一个薄毯,他呆呆的望着院落里如伞盖一样的粗壮朴树,他有些忘记了,这朴树是何时栽下。
他记得是嘉靖二十三年自己在中了进士后,栽种的金榜题名树,但记忆变得模糊,好像本来就有。
不过无关紧要的小事,随着逐渐老迈,王国光的记忆越来越混淆了起来,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疏庵,我是白圭。”张居正走了过去,坐在了王国光面前,低声说道。
王国光闻言,转过头来,仔细打量了下张居正才说道:“白圭啊,你回来了?我就跟你说,不要上疏,不要上疏,看看是不是触怒了圣上?三年了,你都去了哪些地方?”
“你怎么如此老迈?”
王国光看清楚了张居正的模样,有些惊讶,意气风发的美男子,如何变成了两鬓斑白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