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破解了教这字的甲骨文后,翰林院的翰林学士们,由衷的有些迷茫了起来。
算学这东西好像自古至今都特别重要,甚至教这个字,都是教孩子学算学。
但是从什么时候起,算学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成为杂学,学算学就是不务正业的呢?
甚至要王国光发动一场‘度数旁通’的变革,才让算学重新恢复到其本该的位置。
翰林院学士们首先就认为,这又是朱程理学造的孽,因为在朱程理学之前,唐朝的科举,也是有算科的。
但很快翰林院排除了这个答案,这不是主要答案。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究,翰林院发现,主要原因是宋明易代,导致大量算学的典籍散佚,在度数旁通这一变革之前,大明找一本《九章算术》都很困难。
胡元国祚不足百年,但文明的确出现了不连续,最终导致了算学的断代。
如上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大明缺乏对算学的重视,缺乏对算学人才的培养,也缺乏算学的交流,最终导致了算学在大明的整体缺位。
哪怕是《大统历》在正统年间已经开始失准,但依旧没办法进行修正。
从教字开始说起,到算学的断代,都证明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实,那就是:
文明需要连续存在,如果无法连续存在,则会出现断代;而一旦某些方面出现断代,就会呈现不可逆的退化。
当退化累计足够多的时候,无论多么坚韧的文明,都会消亡。
日月幽而复明,大明在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带领下涅槃重生,但文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断代和退化。
甚至到了万历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