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秘鲁这些总督府的脑门上,比讲一万句大道理有用。
大明最富裕的地方,在沿海和江南地区,而这些地方的主要经济模式,还是外贸型经济,环太商盟一成立,几乎陷入了发展停滯状態的纺工坊,又可以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了。
朝中最不缺的就是江南、沿海地方的士大夫们,他们对国策决议,有著决定性的影响。
朝廷开海之初,这帮人反对最为积极,朝廷与民爭利、聚敛佞臣这些风力舆论和他们有关。
当朝廷主导的开海,轰轰烈烈开始,保证近海与南洋海贸安全、维护营商环境、总督府镇守、种植园经济、环球贸易商队这些政策推行之后,这帮人就成了开海的最大拥躉。
朝廷把最肥美、最容易吃、最好吃的一块蛋糕,即近海贸易、倭国、南洋、大明三角贸易,分配了给这帮人后,他们立刻闭嘴,並且高呼圣天子万岁!
朱翊钧倒是想把这块蛋糕分给內陆稍微偏远点的地方,奈何偏远地区不靠海,没有航运优势,陆运过於昂贵,註定了这块蛋糕,就是沿海吃大头,內陆吃小头,內陆跟著喝了口驰道的汤。
朱翊钧给权天沛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告诉了潞王就藩为何迟迟未决,朱翊钧说自己不舍,主要是太远了,来回足足四万里水程,是生死离別,告诉了权天沛潞王就藩的规模和时间,潞王明年就到。
“下章潞王府,告诉他,其他都可以给別人管著,但军队不行,下午一起操阅军马。”朱翊钧吹乾了墨跡,对著冯保下了一道口諭。
潞王就藩到金山城,什么都可以不管,但军队他得亲自去管,否则隨时都有可能被野心家给撅了王位,危险不仅仅来自於泰西殖民者、夷人的袭扰,也来自於自己人。
朱翊钧是两世为人,而且长期处於权力斗爭的漩涡,他深切的知道,自己现在说一不二,有八成都是建立在京营强横之上,例如有人对抗反腐司反贪,朱翊钧派出京营震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