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楚这句话,是阶级论第三卷斗争卷里的内容,陈末看过很多次,但徐成楚一番言谈,让陈末豁然开朗!
凭什么戚帅屡战屡胜,反倒是要戴罪立功!因为戚帅性格温和,刀刃从不向内!
凭什么穷民苦力最受欺负?因为他们最是温顺,只要有口吃的,就不会过分反抗!
凭什么匠人任劳任怨,而匠人头子王崇古死了,连治丧都没人愿意前往,更遑论那充满了恶意的谥号忠献!
因为王崇古死了,可以欺负死人,因为匠人任劳任怨,很少表达自己的态度。
所以秩序自斗争中诞生,而非道德,这句话道尽了陛下做决策的逻辑。
戚继光这个大将军现在不仅仅是奉国公,他甚至要反腐;
匠人下山,皇帝不仅默许,还让缇骑前往组织,防止暴力失控,更防止找不到目标;
陛下不止一次表示过,他希望工匠们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联合起来,倒逼制度的改良,甚至亲自引导了匠人下山的运动。
“穿儒袍的能搞出很多乱子,所以要对他们让步。”陈末思索了片刻,表述了自己的理解。
徐成楚满脸笑容的说道:“那就比穿儒袍的,闹出更大的乱子!自然所有人都给我们让步了!”
在他没有进镇抚司之前,他觉得朝廷是一个整体,等他进了镇抚司办了很多案子后,他发现朝廷压根就不是一个整体,甚至是七零八落,山头林立。
各家各派都代表了某一方的利益,你要是闹得不够凶,代表你利益的这一派,就争取不到什么权益。
所以,要杀徐成楚,要把水搅浑,要闹大乱子,要闹得京广驰道没办法继续修,要闹到前线没了军需,皇帝、各家各派,自然肯让步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