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万历维新的新秩序,不敢说万世不移,但维持两百年不失序,对于万民而言,就是天大幸事。
朱翊钧从里面摘录了两句,颇为认可的说道:“反腐司之利刃,非为某党某派而设,乃为天下蠹贼而悬。”
“徐成楚良才,起于寒微,全凭忠直骨鲠之气,持三尺法以问公卿。”
“彼既无显赫门第可倚,亦无丰厚家资可恃,唯以清名功业立身,故能无畏无惧,秉公而行。若朝廷用人,复拘于门第、科名、乡党之身份,则此清流活水必竭,反腐大事,终成无本之木。”
身份政治,就是毒瘤中的毒瘤,不仅仅是反腐,甚至是大明几乎所有政治,都该对身份政治严防死守。
整本奏疏里,最有趣的就是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这两个贵族,对养廉银这种风力舆论的态度,黎牙实说:臣与蒙兀儿国使沙阿买买提尝论此,皆哑然失笑。贪欲如壑,岂金银可填?
黎牙实更是直言不讳的说:贪腐竟成合理,则国法纲纪荡然,朝廷威严尽失,此诚社稷心腹之患也!
“送邸报刊印天下。”黎牙实《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得到了皇帝的朱批,并且选入了邸报。
(《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截图,呈送圣上御览奏疏提纲,非社论原文。)
朱翊钧对于养廉银的态度,是非常不认可的。
大明官员因为俸禄太低,生活清贫,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大明官员在俸禄之外,有夏冬冰敬炭敬,除此之外,还有堂礼、随礼、绸缎礼、契食礼等等,数不胜数名目繁多的来钱手段,哪怕不去权力寻租,这些银子,就已经完全足够十分优渥生活了。
除了这些人情往来之外,还有灰色地带,比如请托题调、扣克规例、滥准词讼、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