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开结果。
朱翊钧处置了案子后,拿起了凌云翼的两本奏疏,这位回京救火的次辅,对大明未来的方向,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第一本奏疏,写的是加强火器禁令,阻止火器在民间的泛滥。
民间存在着大量的火器,毕竟这年头,老虎还很多,野猪、棕熊伤人事件层出不穷。
在凌云翼看来,纵容火器的泛滥,是朝廷的不作为,是暴政,绝非仁政,对火器的纵容,会成为朝廷对异见人士进行血腥镇压的万能借口。
普通人无论多么手眼通天,在武器这件事上,相比较朝廷始终处于劣势,可百姓一旦拥有了‘致命火力’,那就代表着他自动放弃了弱者身份,弱者身份是风力舆论和律法保护的绝对武器。
巡检司弓兵、京营锐卒伤害了手无寸铁的平民,这是多么恐怖的字眼?
可是衙役在执法中击毙了持有火铳男子,就立刻顺耳了起来。
凌云翼作为刑部堂上官,认为之前朝廷对火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禁令,无形中扩大了朝廷合理使用暴力的范围。
凌云翼也不打算立刻马上完全禁绝火器,他认为要在百万丁口以上的大都会,完成火器的禁令。
小农经济在解体,人口在快速围绕着产业进行集中,大都会的城市管理,是大明必须要面对的一座大山。
大都会的黑恶团伙,大规模火并的案子,这些年越发的频繁,治安问题,是刑部的职权范围。
要是过几年,闹出了帮会、暴乱攻破府衙的闹剧来,大明这天朝上国,就成了个笑话。
朱翊钧朱批了凌云翼的第一本奏疏,以大明朝廷的执行力而言,想要完全禁绝州县乡野的火铳,根本就做不到,但在这些大都会,大明朝廷还是有能力做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