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周良寅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良寅五拜三叩首,不敢让自己的礼仪有一丝一毫的不恭顺,他在辽东屯耕了十年,才换到继续向前的机会,他格外珍惜。
“免礼,坐。”朱翊钧笑着说道:“冯大伴,看好茶。”
“周爱卿身体如何了?朕听闻周爱卿积劳成疾,得了肺炎急症,颇为着急,每日询问大医官详情,今日见面,周爱卿红光满面,想来是恢复的不错。”
朱翊钧没想到周良寅居然触发了时不我待,十几日连轴转,差点就让大明痛失一名循吏。
周良寅赶忙俯首说道:“劳烦陛下挂念,臣还以为自己是壮年,没想到如此弱不禁风,一阵西北风,就病倒了,现在已经痊愈了。”
“周爱卿这般岁数,正是拼搏的时候,但日后切记不能如此拼命了,要注意劳逸结合。”朱翊钧情真意切的关切周良寅的情况。
等到他在刑部沉淀一段时间,朱翊钧还打算让他把清汰冗员的风,吹到京师,这是一把利刃,清汰的利刃,解决大明官场冗员和臃肿的利刃。
“周爱卿前日去了太白楼,听了聚谈,不知周爱卿,这高攀龙的话,可有几分道理?”朱翊钧没有直接谈国事,而是说起了太白楼聚谈。
“他的话自然有道理,而且不是废话,大明这些年连年征战,臣以为可以再积蓄一下力量,这几年,可以发动一些局部战争,而不是大动干戈。”周良寅首先肯定了高攀龙的第一个主张。
至高公德:避免战争。
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不让万民陷入战争,是君王的仁德。
“以臣在辽东大同理政事而言,战争无论胜负,无论结果,都是双输,战争没有赢家。”周良寅不仅赞同高攀龙的观点,甚至为高攀龙补充了论据。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