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不久,德国人又发现单座伊尔-2后部防护性差的弱点,便集中训练歼击机从后方接近攻击,在10~15米位置处直接射杀飞行员。一时间,伊尔-2战损率攀升。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回到伊留申最初的双座设计,后方增加了射击员座舱,并换装了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和火力更猛的航炮。即使如此,后座机枪手平均参加7次战斗后便阵亡,危险程度远远高于飞行员,苏联甚至从监狱囚犯中招募伊尔-2后座机枪手。
后来,德军发现一架伊尔-2只能携带4枚100千克左右的炸弹,于是决定使用大规模坦克群的数量优势对付伊尔-2的袭击。1943年夏,德军调集了苏德战场上70%的坦克师以及大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象”式反坦克自行火炮等新型装甲车辆发动攻势。殊不知,苏联已经秘密地研制了一种1.5千克重的超小型反坦克聚能炸弹,落到战车上之后会黏在上面,对着车辆定向爆炸。每架伊尔-2可携带320颗,专门对付大规模坦克进攻。到了1943年5月,苏联已经制造了80万颗这种炸弹,只是一直被雪藏起来而已。在夏天的库尔斯克会战中,伊尔-2面对滚滚而来的德国坦克群,将无数聚能炸弹倾泻到德军头上,定向爆炸烧穿了装甲,诸多新式坦克顷刻间都变成了废铁。仅在7月7日,苏军就用2小时摧毁了敌军270多辆坦克。
德国的最后一招就是制造自己的“空中坦克”,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伊尔-2并进行仿制。然而,德国根本无法将火力、速度、装甲、机动性等完美地结合起来,伊尔-2的法宝重装甲反倒成为德国飞机的“沙袋”,令飞机重量飙升而机动性大降,完全没有战场竞争力。德国版伊尔-2始终未能问世。
伊尔-2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对地攻击机,在二战期间产量超过3.6万架,是人类历史上产量最大的有人驾驶军用飞机,堪称“二战精英”,1万余架在战场上折损。到了战争末期,由伊尔-2改良的伊尔-10开始列装,伊尔-2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3.4 99舰爆与97舰攻:珍珠港偷袭者
在二战历史中,偷袭珍珠港要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