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哈姆”导弹也冲着自己飞了过来。
利比亚人立刻明白自己已经落入了美军的圈套,匆忙更换雷达频率,试图通过跳频躲过美国的导弹。然而,美国的新型“哈姆”导弹装有专门用来跟踪跳频的装置,连利比亚的“萨姆”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频率也在美国的掌握之中,结果,利比亚防空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的跳频无济于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共5座雷达站被摧毁。见此惨状,其他一些雷达站被迫关闭,利比亚防控体系基本瘫痪,“黄金峡谷”的轰炸机大部队可以放心大胆地行动了。
此时,吹响这次大战前奏的f/a-18“大黄蜂”刚形成作战能力不久。而一个月前首次战场亮相,是在同样针对利比亚的“草原烈火”行动中利用“哈姆”反辐射导弹打击利比亚的萨姆导弹基地。
与时俱进
f/a-18能在近30年的服役时间里长盛不衰的另一个法宝是它的与时俱进。从首款f/a-18a“大黄蜂”开始,f/a-18就不断地改进改型,不断吸纳美国更先进的航空技术,先后发展了f/a-18c/d“夜攻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f/a-18g“咆哮者”、f/a-18i“沉默大黄蜂”等。
到了f/a-18e/f,飞机继续保持了出色的机动性和近距离空战性能,但体型变得更大,动力装置、载油量和作战半径进一步提升,最大起飞重量从23.6吨的中型战斗/攻击机水平上升到近30吨的重型战斗/攻击机水平。此外,飞机换装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增加了两个外挂点,可执行的任务更为多样化。更重要的是,f/a-18e/f的制造工艺非常先进,虽然尺寸大了约25%,但零部件数量却少了42%,大幅降低了生产保障费用。仅所需维修人数就是海军其他飞机的一半以下,维护成本低得可观。
同时,f/a-18e/f还进行了诸多巧妙设计,具备了优异的隐身能力。例如,在座舱玻璃上镀有铟锡氧化物薄膜,使雷达波或激光能量不能穿透座舱盖到达座舱内部的各种平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2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