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阿根廷军队配备的法国制双音速战机“幻影”3,结果大获全胜。
传统的咬尾攻击模式真的改变了。在空战中,“幻影”虽然占尽速度优势,但“鹞”式、“海鹞”式战机经常利用喷口转向的方式来个空中急停,跑到“幻影”后面向其发动机喷口发射alm-9l型“响尾蛇”红外空空导弹。此时的阿军飞行员往往会加大马力试图逃脱,正好产生的热能反倒增加了红外追踪的准确度,只能束手待毙。
更重要的是,马岛远离英国本土,由于政治原因,英国飞机不能在南美沿海国家降落,如果没有了能够垂直/短距起降的“鹞”与“海鹞”,那么马岛战争的历史恐怕要改写。在整个马岛战争中,英军的“鹞”与“海鹞”出动了2000多架次,平均每架飞机飞行约55小时,战备完好率高达85%,以零战斗损失击落了阿军23架战斗机,成为马岛战争的一大功臣。
与此相比,之后不久的一次险中逃生更是让“鹞”名声大震。1983年6月,一架正在海上进行常规训练的“海鹞”突然发生了无线电通信故障,无法联系上自己的航母,眼看就要断油坠海。突然,飞行员发现海上有一艘西班牙货船,便与船员进行了手势联系,获准后通过垂直降落的方式将“海鹞”安全停到了狭小的货船甲板上。这种未经训练就在货船上降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实践恐怕在整个航空史上也是屈指可数。
其实,除了“鹞”式,苏联先后研制了雅克-38、雅克-141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美国研制了jsf联合战斗机,有的在性能上也有所提升,但其历史影响无法与“鹞”式相提并论。“鹞”式先后生产了600余架,除装备英军,还出口到西班牙、印度、泰国等国。值得一提的是,“鹞”式是美国进口的唯一一种作战飞机。美国麦道公司还和英国航宇公司联合对其进行了改进(代号av-8b),装备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而且被卖回英国,直至2003年生产线关闭。
av-8b于20世纪80年代服役,在机动性能、机载设备、武器配置、作战能力等多方面比“鹞”式(av-8a)有了大幅提升,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