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炸药的b-17无疑是一座巨大的空中弹药库,飞到哪里都是敌方的首选目标,而且在当时缺少空中加油的环境下,很难用战斗机对远程任务进行持续护航。为了提升战场生存能力,b-17在机身四周安装了13挺12.7毫米机枪,没有任何射击死角,是二战期间火力最猛的轰炸机。b-17还经常大规模编队飞行,仅成百上千挺机枪就构成了密集的空中火力网。此外,该机在油箱、驾驶舱等重要位置安装了总重高达4吨以上的装甲钢板,并采用了自封闭油箱,使飞机在被火力击中后很少发生空中爆炸并能安全返航。1943年6月6日,一架b-17在太平洋战场上被5架日军战斗机拦截,b-17不仅用自身火力打下2架日机,还背负着累累弹伤平安返航。
鉴于b-17的良好性能,该机也被改装为照相侦察、海上救生、空中运输等特种飞机。其中,xyb-40利用b-17的庞大机体,安装了30多挺机枪,备弹量高达10万发,为b-17轰炸机群实施全程伴飞护航。bq-7“投掷者”遥控无人轰炸机去除了b-17上不必要的仪表和武器,配备了更多炸弹,接近目标时飞行员跳伞脱离飞机,由其他飞机遥控撞击目标,算是一种原始的制导炸弹。
纳粹军工终结者
二战中,b-17的身影遍布欧洲、太平洋、北非、苏联等各个战区,但其最辉煌的一页还是书写在欧洲战场上。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对轴心国宣战,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及其主力战机b-17进驻英国,与英军一起,对德国军火工业和能源设施实施了长达3年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在此之前,英军轰炸机只能趁着夜色摸到德国上空投弹,战略效果相当有限,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b-17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德国昼间的宁静。
1942年8月17日,第8航空队在昼间成功轰炸了德占法国鲁昂工业区。此后,成群结队的b-17便倚仗自己强大的火力网,在光天化日之下如飞蝗一般在德军空域投下雨点一般的串串炸弹。很快,b-17便以其坚固的机体、强大的火力和精准的轰炸效果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