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那时,德国以梅塞施密特公司和海因克尔公司为首的航空企业陷入了追求“高速”的竞赛漩涡之中,工程师们敏锐地发现了活塞发动机在速度上的“瓶颈”问题,开始研究喷气式推进模式。1939年8月27日,海因克尔公司研制的he-178完成首次飞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然而在此时,稍快一步的me-109已经成为纳粹德国的主力战机,而且1939年9月1日,he-178上天后的第5天,德国使用me-109成功发动了对波兰的闪击战。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军方进一步认可了me-109,竟愚昧地将he-178扼杀在了摇篮中,觉得不等he-178装备,战争就已经结束,he-178的研制就此终止。
虽然喷气式飞机遭到了军方否认,勤奋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放弃。梅塞施密特公司继续进行秘密研制,于1941年组装出兼有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双元动力”me-262。军方也终于听到了飞机专家们的声音,相信自己的敌人早晚也会造出这种飞机,同意继续研制该机。但在首次试飞中,me-262的两台喷气式发动机就双双停车,最后还是靠备份的活塞发动机逃过了机毁人亡的结局。这无疑给了me-262当头一棒。工程师们不得不更换发动机,调整机身结构。1942年7月18日,取消了活塞发动机的me-262终于飞上天空,并创造了800千米/小时的速度纪录。
可叹的是,此时的德国面对盟军越来越严峻的空中威胁,人力、物力、财力都捉襟见肘,在航空工业上已经不再像10年之前一样锐意进取、百花齐放了。当时很少有飞行员能够自如驾驭如此高速的新型飞机。在me-262第一次成功试飞时,试飞员也是冒险采用了非常规方法,才让飞机离开地面。1942年8月17日,军方派出的试飞员因操作不当在起飞时失事,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斗机不仅没有被批准投产,而且失去了研制的优先权,再次被希特勒政府束之高阁。
灾难般的“新生”
时间转眼到了1943年5月22日,31岁的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在雷赫林试飞场亲自驾驶me-262试飞。他采用点刹的方式使飞机成功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5页 / 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