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1940年以后,同盟国相继研发出时速超过600千米的新型歼击机,me-109的空中优势进一步缩减,甚至完全消失。
例如,在1941年6月22日开辟的对苏东线战场上,德军投入了上万架me-109。当时,苏军的主力战机伊-15和伊-16在me-109面前毫无反击之力,第51战斗机联队仅在开战当天就击落苏军飞机114架,第54战斗机联队在开战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击落苏军飞机623架。凭借着突然性和飞机性能优势,德国空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夺取了制空权。此时,苏联已经研制出可与me-109匹敌的拉-3式歼击机。面对德军的猖狂,愤怒的苏联人马上加速了拉-3的生产,并相继研制出拉-5、拉-7超越me-109的机型,最终将德国人从苏联上空彻底赶走。
德国人也不甘示弱,想出各种方法扭转颓势。为了对抗袭击德国本土的轰炸机,他们曾在me-109上装备可自爆的250千克炸弹,在轰炸机上空1000米处投掷,成功炸毁了几架同盟国飞机,但这种粗糙的方法无法准确掌握投弹时间、高度及引爆时间,命中率非常有限,反倒限制了战斗机本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很快就被放弃了。后来,德军又在me-109上加装21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对轰炸机进行弹幕轰击,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进行夜间作战,德军借助探照灯使me-109冲击敌方的夜航轰炸机,并成立了夜战联队,但这种战术依旧过于原始,根本无法适应复杂的气象条件或作战环境。
与二战末期的纳粹德国一样,me-109最后的反抗收到的成效越来越可怜,盛极一时的“德意志之鹰”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衰落而消亡,三万余架me-109多在战争中消耗殆尽。随着战斗机的更新换代,me-109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世界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
埃里希哈特曼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歼击机飞行员,曾击落过352架敌机,可谓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