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挑选的翰林院大学士张和璧,另有两位讲官与展书官,分别身着红袍与蓝袍,列于张和璧左右两边。
而秦鹤洲作为从讲人员也要一并出列。
所有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和被授予官爵的朝臣,在今日都要一并出席,他们身穿绯色朝服,头戴乌纱帽,分别列于书案左右。
文华殿内,场面恢宏,气氛庄严肃静。
而谢钧板着一张脸,位列文臣之首,面上的表情端庄肃穆,仪态一丝不苟,脸上的皱纹也仿佛静止了一样,他的穿着与其他文臣不同,绯色朝服上还绣着蟒纹,系着牛角腰带。
这是他作为曾经的太子辅臣、如今的皇帝辅弼,所被赐予的最高殊荣,也是他位级人臣的标志。
张和璧此时正在讲授的内容是四书,这四书中的内容是皇帝自识字起便开始接触,内容已被讲得翻来覆去,背得滚瓜烂熟。
讲经的时间很早,出席的所有人皆是天没亮就起了床,而内容又枯燥,持续的时间还长。
张和璧的语调宛如朽木,毫无悲喜,也无波动,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念,所有人却必须凝神静听,倒不像是在念经,像是在念咒。
在这般催眠的背景音下,皇帝维持着挺直腰板端坐御前的姿势,可脸上却逐渐浮现倦容,这便引得谢钧的目光频频往御座投来。
他作为内阁首辅,自诩是天子的老师,故皇帝的礼仪举止,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管教范围之内。
秦鹤洲规规矩矩地站在那主讲官身后,将这些细节尽收眼底。
而就在此时,皇帝似乎是实在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