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得益于义务教育的普及,跟着妈妈或者奶奶来供销点的小朋友不少,也能正确认识到等价交换。总有一些孩子努力的去补齐童年短板,把账算得明明白白,偷一个鸡蛋会挨一顿打疼一天,但能换来三颗硬,三颗一天一颗能甜三天,果断选择三天……
这种倒霉孩子少,懂事的孩子更多一些,于是唐植桐的小黑板上又多了几条,两只知了猴换一块或者两分钱、一个土蜂窝的准确地点换五块或者一毛钱……
大妈们不吃这一套,所以唐植桐又拿出了从孟主任那硬抠出来的虫蛀鼠咬的布、受潮结块的、磕碰变形的搪瓷。这些不仅不要票,标价还比供销社低一些,以自用置换为主。
青菜、生、黄豆、芝麻、鸡蛋、栗子、葵籽、干枣,只要供销社收的,啥都行,只有一个条件,自己是替供销社收购,价格也只能按照供销社给出的走。
生0.2002元/斤、芝麻0.2754元/斤、黄瓜0.013元/斤、西红柿0.019元/斤、茄子0.015元/斤、冬瓜0.011元/斤……
小黑板换成了大黑板,每天都有不同收购物的价格,价格都是去供销社的时候抄回来的,同样也是唐植桐转售给供销社的价格。
逐渐的,唐植桐收购、换购的东西越来越多,截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唐植桐所谓的操作空间就是截留,只要把账面整理清楚……咳咳,毕竟谁都没吃亏,这个就不多说了。
唐植桐忙着的时候,吴组也没闲着,协调到了药品,和医学院的几个学生把临时诊所办的有声有色。特别是在听到有女大学生大夫坐诊后,附近几个村忍受病痛的不少妇女都主动上门求医,着实是为人民服了务。
唐植桐不忙的时候,还特意过去瞅了一眼,要不说是八大学院出身呢,落落大方,还跟唐植桐聊了一会。
八大学院,这时候的最高学府,学府路流传一句话“八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