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当然了,这样地堡的最大短板,就是地堡将永远孤悬于己方阵地之外,面对的将是日寇疯狂的报复进攻,基本上得不到己方步兵的支援,并且,几乎不可能有任何退路。
以衡阳现在的人力,不可能为每一个地堡都挖掘一条数百米的地下逃生通道。
驻扎于这种地堡的步兵班,一旦开始行使自己的使命,就代表着他们的生命也即将走到终点。
“这样的地堡,就是自杀式的一次性用品!”赵君麦被四行团这个工兵少校彻底疯狂的建议给震惊到了,久久才给出这样一个评价。
他多少有些知道四行团为何每战必胜了,连工兵上来都要以死换死,这样的军队,你说有多可怕。
日本人尚武,可也不是尚死吧!
只是,这样的堡垒对守军的意志品质要求太高了,驻守衡阳的2万余官兵,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进入这样的堡垒呢?
在战场上不畏生死是一回事儿,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人一旦杀红眼上头了,拿着手榴弹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中国军人不在少数,可还未开战,就已经告诉官兵们,你们会死,这感觉又不一样了。
毕竟,官兵们都是为了活着要和鬼子拼命,向死而生!
包括他这个留下的h市长也是这么想的,赵君麦不想死,至少不愿意现在就死,他还想等着抗战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他希望能在他的领导下,更多的中国人安居乐业摆脱贫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既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不然他不会选择牢牢跟随薛姓上将而置好友方显绝的困境于不顾,也不会在衡阳之战来临时断然选择跟着赵子立开启城市战时条例。
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才有机会继续自己的理想,这就是赵君麦,没有绝对的好或者是坏,只有理想和实用的交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