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物资,都被5万青壮们像蚂蚁搬家一样搬到衡阳城内,在赵君麦‘军事第一’原则的指导下,凡是有作战价值的民房全部开射口,挖通道,以备将来巷战之用。
城内大街小巷则全部修筑了重重叠叠的工事,想从这些路通过,除非是一道道工事碾过去,否则只能玩穿墙术。
白胜这个副手虽然也是老行家,也从赵君麦这个通晓军事的土木工程高材生这里学到了不少新东西,那也是唐刀让他来当这个副手的目的之一。
唐刀可是知道,曾经时空中衡阳之战能在10万日军轮番狂攻下坚守47天,除了方显绝和第10军坚韧的战斗意志是主因外,衡阳城内外的完善工事功不可没,那位赵大市长是个工事高手。
四行团多在山地作战,山地作战工事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但这种城池防御战却是极少,白胜和四行团都需要向人家学习。
当然了,白胜这些年在战场上也不是白混的,在赵君麦设定好的各类工事规划上,也提了一些实战意见。
其中最狠的一点建议莫过于在一些防御工事的侧后翼布设永固性地堡。
这些地堡在日军来攻之前就隐藏于民居中,不进入民居仔细查勘和普普通通的房子一样无害,只有等日军攻破街道上一些工事,开始投入兵力继续推进时,他们才会炸开民居土墙,推开用青砖堵住的射击口,以轻机枪和冲锋枪向暴露在他们面前的日军步兵射击。
这种地堡都是以青砖混合混凝土构筑,外层厚度高达0.8米,内层以钢轨和枕木支撑,不仅可以抵挡手榴弹等爆炸物的爆破,甚至连70毫米步兵炮直射都能抵挡。
为防止日军用步兵对地堡进行爆破,地堡两侧都有交通隐蔽壕,士兵随时可以从地堡中出来凭借这些壕沟阻截日军步兵的抵近,并且在地堡周边都埋上地雷。
日军要想拔除这样一个近乎‘钢筋铁骨’的地堡,不知得费多大功夫和力气。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