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狠一点,可以准备一個大家伙。”
“大?有多大?”
“爆炸当量至少在一亿吨以上,不一定先发射过去,做点准备总归没错。”
……
1655年,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次发现了土卫六,这颗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
在几个世纪前,天文学家们远远还没有如今那样强大的观测手段,甚至连工具都全靠自制,所以还必须要求有不低的动手能力。
近代观测星体通常有两种手段:光学望远镜、电子望远镜,但在那个只有光学望远镜,观测精度取决于人手打磨的时代,天文学家们还有一种办法:数学。
日心说为什么战胜了地心说,并成为无法否认的公理?因为不管以地球还是太阳为中心计算太阳系其他星体的轨道,最后得出的结果都说明太阳才在c位。
同样,当天文学家计算出一个星体的轨道时,假如观测结果与计算不符,那说明一定是某个星体的重力对它产生了影响。
以此为基础,天文学家不需要用眼睛真的看到,就能用纸笔一点点把太阳系各个行星、他们的卫星、彗星全部“抓”出来,逐渐补全整个太阳系的星图。
那如果要观测其他星系的行星呢?这时候光靠数学就行不通了。
现代的天文学家想出的办法还是“看”。
比如有一颗恒星距离地球100光年,什么望远镜来了也看不到它有没有行星,有多少行星,但只观测恒星也是可以的。
假设这个恒星系有一颗行星环绕它运行,正好运行通过了朝太阳系的这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