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投射器……是这么回事。”
钟成自动忽略了前一个名词,太空电梯离现在还太远了些,十年时间恐怕是难以触及的。
但质量投射器不同,以超导电磁加速轨道为基础的质量投射器技术并不复杂,尤其是已经存在于联合矿业纸面上的月球质量投射器建设计划。
用于往太空中扔矿石的电磁加速轨道最大难度不在于技术,而是建设规模和成本。
在火箭与空天飞机技术以外,这是人类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的廉价运输手段。
林炬:“就是局限性太大了,地球上的廉价手段还是要等太空电梯,其他的运载能力都太少了,尺寸、重量要求都很严格。”
钟成:“可即使是碳纳米管,重心也是很不好控制的,那要建一个很大很大的超级空间站,还有材料问题,至少要比我们现有的碳纳米管技术强度高50倍,韧性还要大大增加。”
关于太空电梯钟成自然不陌生,实际上最早的相关概念应该追溯到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189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畅想一座高度延伸至同步轨道的“赤道塔”。
1960年,同样是一名露西亚工程师修改了这个想法,正式提出了“太空电梯”,即最常见的从同步轨道垂下一根绳索的方案。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方案可行性并不低。
在36000公里高度的同步轨道,那里的航天器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垂下的绳子仅仅需要承受自身的重力。
在最初的方案中,还需要在同步轨道之上的更高轨道放置一颗“配重”,与同步轨道的空间站相连用以配平,使整個太空电梯系统的质心维持在同步轨道,否则整个系统就会在运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