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脱轨技术。
云车的速度太快,如果要中途停下来进站的话,那又要重新从0加速,完全太浪费了。
所以马天想到了一种设计,那就是在快要经过站点的时候,自动把要下去的乘客或者说是云车车厢给脱离下来,让它们自己减速进站,而不需要停靠站点的其它云车车厢则继续保持速度前进。
这样实现也很容易,比如有人要在住马店下,那就把他们全部安排到最后一节车厢,自动脱轨时只要把最后一节车厢脱离就行,实现起来完全没难度。
要想上来也很简单,可以先让站点的云车自己加速,然后加速到一定的速度和主线上的云车汇合,最终驶向目的地。
这样的话,就可以省掉中途停站的操作时间了,也可以一直让云车保持在高速状态下。
这个技术实现的难点就是要设计两条轨道,一条主轨和一条从轨,并且信息系统一定要精准把握两条轨道上的云车状况,才能最终实现相连。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马天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还是在会议上引发了激烈讨论的,主要争议还是怕出差错。
脱轨还没什么,后面云车汇合,一旦出现撞击的错误,在100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整个云车的人将绝对没有生还的情况。
而且这还有先例,比如06年,穆尼斯国的磁悬浮火车就是一头撞上了轨道上的维修车辆,当时速度还只是200多公里,载有30人的肇事列车,直接死了23个。
想想这还是200公里的速度,在5-7米的高空,而云车是10000公里的速度,360米的高空。
“太空站都能接轨了,这个算什么?”马天开口压下了反对的声音,国人的观念一直都是稳,怕担责,某种意义上来说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