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无主之地并建立稳固据点(千人以上,耕种或开矿)者,授世袭百户,领该地巡检使之职。
拓地超百里、民逾万户者,封世袭伯爵,置府设县,子孙世袭土官!
献珍稀物产图谱、航道海图经核实者,赏千金,授勋位。
新拓之地,商货往来,十年免税!
朝廷的煽动与政策的甜头,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冷水,瞬间引爆了民间积蓄已久的能量。
闽浙粤沿海大商号(泉州李旦家族、广州潘氏集团)闻风而动。他们倾尽家财,打造或购买大型福船、广船,甚至向朝廷租借退役的“靖海级”战舰护航。
几大家族持“拓殖凭引”,直航“金山洲”淘金、“香料群岛”垄断香料贸易、“南溟巨岛”圈占牧场。他们携带大量铁器、布帛、瓷器作为贸易品,更招募私兵(称“护商队”)、工匠、失地农民,规模动辄数千人。如泉州海商陈氏,组建十五艘大船的舰队,载员三千余,目标“金山洲”!
内地因土地兼并、人口压力而破产的农民,城市中竞争失败的手工业者,在《京报》描绘的“海外桃源”和“世袭百户”的诱惑下,纷纷变卖微薄家产,举家(或同乡结伴)投奔沿海。
他们或依附于大商队的船队,或由同乡会馆组织,购买小型船只(甚至渔船改造),形成浩荡的移民船队。目标多为距离较近、气候适宜的“中南大洲”湄公河三角洲、“南溟巨岛”东海岸。口号是:“与其饿死沟壑,不如搏命海外!”
各地官府乐得将监狱中的轻罪犯(盗匪、逃户、械斗者)甚至部分重刑犯(许以特赦),打包塞给持有“拓殖凭引”的船主,充作开拓的廉价劳力和先锋敢死队。
更有无数亡命徒、江湖客、渴望一夜暴富的投机者,自带刀剑弓弩甚至火铳(黑市购买),登上驶向未知的航船。他们的目标是“金山洲”的河流、“香料群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