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揭竿而起,无地少地的佃户,一定是跟随者。
“启奏陛下,当前关中地区,遍地佃农,是因自开元后期以来朝廷对关中的管理稍有松弛,以至于增加众多籍外之田。当立即收走籍外之田,重分无地百姓,缓和矛盾。”
正所谓君忧臣辱,见皇帝忧愁百姓生计,宰相卢奂向李瑄启奏道。
他两袖清风,无置家业,对这种事情双手赞成。
他相信至尊的英明,不怕去得罪人。
“仅籍外之田,还是不够啊……”
李瑄微微摇头。
那天他与宰相商议过,宰相皆知他要除贱为良。
他所要的,可不只是籍外之田。
“启奏陛下,臣族中有良田十顷,愿意舍弃,分给百姓,只叹杯水车薪。”
这时,事先与李瑄通过气的刘晏起身拱手道。
“卿有此心,朕甚慰之。然诸卿为国操劳,还要养家糊口,并不容易,不能如此。”
“籍外之田,为不当来源,不具合法性。朕认为得永业田宗室数以百计,分得关中良田何止万顷?然许多宗室子弟留恋于烟柳巷,在长安赌坊之中挥金如土。朕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敢去增加后宫妃嫔,他们一无是处,却浪费民脂民膏。朕不想用蠹虫去形容,但没有更好去解释了。如果要削,也是去削弱宗室的永业田。”
有刘晏作为引子后,李瑄将心中的计划向文武大臣全盘托出。
大唐建国以来,宗室可太多了。毕竟连李渊的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