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先民。
虽然随着世界经济渐渐復甦,中信国际的营业也渐渐地恢復正常,经营压力又大了起来,可徐承恩还是密秘地进行着「中国强」的跨时空作战大战略。
除了在江南地区想尽办法收购良渚古玉之外,只要逮到机会,不论出差到北京、天津,或者是内地的某些城市,都想方设法到当地的文玩古董行当绕上一绕,希望能碰到真的良渚古玉。甚至于到欧、美开会、访问的时候,也是跑到知名古董商那儿碰碰运气。
但是结果令他非常失望,真的良渚古玉只让他再碰到十几件,这十几件当然被他收购了回来。只不过「陪睡」的效果很差,完全没fu。只能说这十几件是「真」的良渚古玉,但不是「对」的良渚古玉。
当然,找不到到代的良渚古玉这种困境是打不倒徐大总裁的。山不来,我走进山。
二零零九年底,中信国际集体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为了向伟大的祖国致敬,为了提供广大人民更深层的文化服务,在上海成立了「中信中华文化交流基金会」。基金会具体的作为,就是赞助中国的考古和文化研究。
这一招,果然让徐承恩打开了机会大门。
哪个考古专项缺银子,基金会就捐钱;哪个项目抢险赶工,基金会就捐器材,甚至是无条件支援itc的专业人才。只要国家文物局或各学术界捎人来开口的,无不应允。这让原本非常封闭、守旧的中国文物考古界,一下子拥有了相当先进的讯息设备和软件,对考古科学化和田野考古印证歷史文化的研究,确实起到了迅猛迈步提速的效果。
自然,徐承恩很快地就打进了文物考古界。甚至于,有不少业界中的领头人物,把徐承恩视为文物考古界的大老。只要有个甚么活动,开幕能邀请到徐承恩的,就是高档次的证明。
徐承恩热心参与考古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