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量之上了。
刚开始,徐承恩十足十的土豪模样,老是怀里攒着大把钞票,开口必「良渚」,然后就一口价。没多久,上海还算规模的古玩圈,大家都知道有个不还价的「良渚徐」,看到他来,很自动地就把「购藏已久」的良渚好东西拿给他看看,徐承恩自然也高高兴兴地掏钱带货,回住处「测试」去了。
大家都知道,古玉这东西,就是要「上手」和「实物两两比对」。徐承恩买了一屋子的良渚古玉,每天把在手上摸啊、嗅啊,拿着15倍的放大镜观察玉器上的纹路。要不然就去找老师、前辈请教,跟所谓的「到代原件」比较,着实下了番功夫。
久了,徐承恩一方面从学习中搞清楚了,自己採集的良渚古玉,真正到代的根本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另一方面经过「陪睡测试」,会跟着做「良渚古梦」的根本没有第二个。这下子,又让他折损了不少信心。
大概缴了不下数百万人民币的学费之后,徐承恩对于良渚古玉的鑑定功力自然大大的提升了,两、三个月不见得出手,但一出手必是到代的良渚古玉。
到了2007年末,徐承恩居然也收集了两百馀件到代的良渚古玉,其中还真被他「测」到了其他两件也会让他做「良渚古梦」的玉器。
先入藏的一件是良渚古玉的「冠形器」。在梦境中似乎是与一个篦状的细齿木梳结合在一起,可作为华丽的梳子,也可插在头顶的发髻之前,在聚会时可以表彰贵族的身分。
但是,徐承恩几次握着这「冠形器」入睡,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在梦中的感觉是非常不真实的。梦境中一切朦朦胧胧,看起来很不真切,就好像高度近视的人带着个远视眼境一样,非常虚幻,一直想向前伸出手去触摸,很怕摔倒。
可这些梦境又和其他的梦不大一样。怎么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