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先人已经非常善意地作了这么清楚的提示了,只是我们还没掌握足够的材料罢了,相信只要大家够用心,机缘来了,一定知道左墙上开关的钥匙是什么样子。」
张左龄突然挨近了过来,「我不懂!我拍了个半天,看不懂为什么顾问就这么确定这钥匙的深度?」
「噢!你身上有钥匙唄?」丁顾问问张左龄。
张左龄从外套右口袋拿出一串钥匙,共三把。
丁顾问指着最大的一把说:「你这把钥匙是圆柱体的形状,柱体上坑坑巴巴的,有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几十个坑洞,对不对?相对的,这个钥匙所开的锁插孔内,也有跟这些大、小、深、浅小坑洞相对应的弹性凸出机簧,只要完全对应到了,就可以转动锁心,锁也就开了。」
丁顾问看看张左龄,觉得他的脑袋应该跟上了,又说:「现在假想,把这种锁圆筒状的锁心作纵断面剖开,摊成一个平面,是不是就像墙上的铜圆盘了?不同的是你的钥匙面有大大小小凹洞,而锁心的几十个机簧,必须同时向上对应着你的钥匙面上的那些凹洞,凸出到那些深浅不同的凹洞里,完全吻合了,锁就能打开。而这两个铜圆盘作动的机巧,却是要用几十个感测棒深浅不同地向内按压,啟动后面连结的机簧。这些有深有浅的感测机簧,就必须有立体结构相对应的『器物钥匙』,所以找到对的器物就能开门。」
「哇!这么厉害!楚先民的智慧实在不输现代的我们啊!」张左龄讚叹着。
胡平补充着:「春秋后期,鲁国巧匠公输般受聘楚国,协助训练楚国的机巧器械人才。像后来发明战斗用的『机弩』、攻城用的『云梯』,还有打败越国水师的『钩强之备』,都是歷史记载有名的。」
「而且,我还记得,楚国在春秋时期应该就已经发明了一种『插簧锁』,在锁身上的正面、侧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