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将士们需要休整。
他想说,西域初定,人心未稳,吐蕃和回鹘虽败,但根基仍在,此时我们若大举东进,后方恐有变数。
他想说,从敦煌到中原,路途何止千里,大军远征,粮草辎重如何保障?这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理智告诉他,陈平川此刻的决定,太过冲动,太过冒险。
可是,当他看到那封被捏得变形的血书,当他想起信使口中那个被绑在攻城车上、受尽屈辱的英雄,当他感受到陈平川身上那股强烈的悲愤与杀意时,所有劝谏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家国如此,英雄蒙冤,若还瞻前顾后,计算得失,那他们与朝堂上那些冷血的国贼,又有何异?
“平川!”
祝衡大步上前,一把按住陈平川的肩膀。他的手掌孔武有力,眼中燃烧着同样的火焰。
“算我一个!我祝家虽已不是皇族,但我祝衡,还是汉家男儿!这笔血债,我要亲手向梁家,向草原蛮族讨回来!”
“王爷说得对!”秦锋“呛啷”一声拔出腰间的长刀,刀锋在灯火下闪着寒光,“主公,末将愿为先锋!五百破风骑,随时可以出发!”
“末将王奎(林勇)请战!”
“末将姚北辰请战!”
“请主公下令!”
一时间,大厅之内,将星云集,群情激奋。所有人的血都被点燃了,一股磅礴的战意冲天而起。
陈平川缓缓转过身,他眼中的泪痕已干,只剩下冰冷的决绝。他扫视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他的班底,是他敢于向整个天下宣战的底气。
他抬起手,往下压了压,沸腾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的心意,我明白。”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但那冷静之下,是即将喷发的火山。
“郭军师的顾虑,我也清楚。”他看向郭仲达,“我们刚打完一仗,人困马乏,西域的摊子也才刚刚铺开。立刻挥师东进,确实不智。”
郭仲达闻,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以为陈平川冷静下来了。
然而,陈平川话锋一转:“但是,有些事,不能只算计利弊得失。民心,等不了;道义,等不了;蒙将军流的血,更等不了!”
“我们若是在这里安安稳稳地休整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等到我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再出兵,北方的百姓还剩下多少?这中原的脊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