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情报可以互通有无,那他的实力,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送走了马三,陈平川便开始着手对新占领的西南地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没有急于离开,而是亲自坐镇昆城(原曲靖),将江徽府的那一套成功经验,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首先,是清丈田亩,打压豪强。
将从段兴和那些附逆的土司手中抄没来的土地,全部分给无地的百姓。并宣布,三年之内,免除一切苛捐杂税。
这一招,让他迅速赢得了底层百姓的拥护。
其次,是兴修水利,推广新作物。
他从自己的老家庐州,调来了大批的农业技术人才,教导当地百姓种植更高产的土豆和玉米。这些作物,不挑土地,非常适合西南的山地环境。
再者,便是开办学堂,推行教化。
他下令,在所有州县,都必须建立至少一所蒙学,所有适龄儿童,无论贫富,无论男女,皆可免费入学。课本,统一使用他亲自编纂的简化版。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的征服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要从根子上,改变这片土地的落后与蒙昧。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整个西南地区,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百姓们脸上有了笑容,田野里响起了歌声。
陈平川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地百姓,甚至自发地为他修建生祠,将他奉若神明。
站在昆明城的城楼上,陈平川俯瞰着这座在他的治理下,焕发出全新生机的城市,心中豪情万丈。
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已经建成。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山峦,望向了北方。
那里,有富庶的天府之国,蜀地。有九省通衢的荆襄。
还有,那帮在中原大地上,打得不可开交的所谓“王侯将相”。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陈平川喃喃自语。
“等我的西征军休整完毕,等我的新式火器运到前线,就是我陈平川,逐鹿中原的时候了!”
就在陈平川在西南地区大展拳脚,稳固后方的同时。
东海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乘风破浪,向着茫茫深蓝,扬帆远航。
玄色的“镇海”大旗,在旗舰的桅杆上猎猎飞扬。
丁远一身笔挺的深蓝色海军戎装,手持单筒千里镜,站在高大的船楼上,面容沉静如水。
自从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