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就拿眼前这承天门下的一众士子来说,他们饱读古书数十载能没有才华吗?
\n
可却连三筐稻谷的成色都分辨不出来。
\n
这便是各有所长的道理。
\n
朱元璋之所以出这三筐稻谷的题目,其意在为了敲打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学子。
\n
让他们明白,做官有做官的道理,可别忘了以民为本,以食为天!
\n
当然了,朱元璋也没指望他们现在就能明白。
\n
毕竟,想要做好一个官,没有数载的积累沉淀是不行的。
\n
你看这朝堂上,三省六部九卿,大大小小的官员,哪一个没有而立之年?
\n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妄言,说有让大明国祚长存的良策。
\n
很显然,白辰刚才那番话,在所有人的眼里,那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n
李善长正欲上前呵斥,却听见朱元璋幽幽话声传来。
\n
“无妨。咱还真想听听,他能说个啥出来。”
\n
“简简单单一两句话,还能让咱的大明国祚长存?”
\n
不难听出,朱元璋的语气中带有一丝玩味。
\n
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他,自然知道创业之艰辛。
\n
国祚的长短,与经济、民生、军备、吏治、甚至是当权者的手段等等因素有关。
\n
岂可一言以蔽之?
\n
不仅是朱元璋,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也不由得摇头叹息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